大數據時代下催收行業的未來在何方
瀏覽次數:2564 更新時間:2017-08-25
催收行業的痛點是什么?如何讓整個流程透明化、標準化?如何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云共享等互聯網技術提升催收效率?這一直是困擾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大難題。1月12日,由一諾融通主辦的“2017新形勢下催收行業發展研討會”在廈門舉行。多位金融業、法律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齊聚一堂,圍繞“新形勢下不良資產現狀、催收發展趨勢”展開了精彩的思想碰撞。在金融業高速發展、不良資產攀升、催收行業亟待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此次研討會對催收行業認清新形勢、提升新認識、開拓新思路、提出新要求,有著積極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據了解,近年來銀行壞賬率有所攀升,再加上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實體企業供給側改革產生的呆壞賬,致使需要處置的不良資產總體規模不斷攀升,大量壞賬出現。經濟進入下行周期,不良資產呈現逆周期繁榮,后端的催收行業應運而生。
目前,我國不良資產規模的具體數字是無解的謎底。據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國不良資產規模中,銀行業為1.95萬億元,民間借貸0.1萬億元-0.25萬億元,企業應收賬款0.2萬億元-0.5萬億元,互聯網金融0.05萬億元-0.075萬億元。伴隨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不良資產規模也在不斷攀升,特別是在征信系統不完善、風控環節薄弱,但又盲目追求規模的P2P、消費金融、小貸公司,不良資產上升的速度更快,并且規模很可能還會持續攀升。
我國不良資產規模的不斷膨脹吸引了一大批“掘金者”,具有催收業務范疇的金融公司大量涌現。其中,既有持牌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省級資產管理公司及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也有線下催收公司。然而,由于不良資產的特性及競爭的加劇,催收行業一直處于灰色地帶,亂象頻現。違規行為、暴力催收等一直是不良資產催收行業撕不掉的標簽。
實際上,推動催收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諸多欠債不還的失信老賴的存在,而當下國內金融借貸便利性的提升,又再次給了老賴以可乘之機,導致了部分巨額欠款的產生。
“催收行業不應該是暴力、灰色地帶,陽光透明的行業環境凈化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币恢Z融通負責人表示,催收行業從業者應當著手改變這一行業現狀,秉承“敬事而信、博學求真”的宗旨,力爭為催收行業正名。
此次研討會還對未來中國金融產業催收領域的發展趨勢,催收與大數據、風控技術、智能手段等金融科技之間跨界融合的趨勢進行梳理和預測。這對于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催收行業在未來的前進方向和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提供了開創性的指導意見,受益良多、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