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催收這把“雙刃劍”
瀏覽次數:2444 更新時間:2019-06-24
在掃黑除惡的大環境下,暴力催收、泄露數據等行為要嚴查,但正規的業務不該被殃及。套路貸、714高炮的確可惡,可那只是部分逐利者滋生的一個腫瘤,不能代表全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會一地雞毛,城門失火不該殃及池魚。
催收行業作為金融市場的清道夫,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等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在我國的工商登記中,催收行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不明確,經營范圍表述用語不規范等情況,讓從業機構一直遭遇尷尬。
催收行業是通過運用一套專業化的處理流程和催收作業策略,為款項回收提供專業處置服務,對失信者形成重要的約束,在防范金融信用風險、促進金融信用交易、凈化金融生態環境中的部分失信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質上應屬信用服務業。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將不良資產委托至第三方債務催收公司進行處置,回款效率更高,是市場選擇的常規做法。美國催收行業相當成熟,目前已經有安可資本、PRA等多家上市公司。
在我國,催收行業起步晚,但近幾年發展非常迅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催收機構5000家以上,人員近百萬名。實際經營中,催收行業已經成為金融市場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開辟市場中新的經濟領域、增加就業崗位和政府稅收、彌補公力救濟缺陷、防范與化解金融信用風險、助推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貢獻巨大。
湘潭大學信用風險管理學院副院長王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債務催收行業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沒有行業的努力,單個金融機構的還貸風險就有可能演化成系統性風險?!?br />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貴國教授提交了《完善債務催收行業商事登記范圍的建議》,明確催收行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為“信用服務行業”,推進《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準)》更新升級頻率,統一行業秩序。他解釋說,催收行業從事業務不僅在本質上屬于社會征信業務,有著維護社會信用的內在職能,而且其業務范圍從實踐的情況看,還具有十分廣泛和典型的社會信用維護價值和特征;同時建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廣泛征求債務催收機構、金融機構、各級工商登記機關的意見,針對經營范圍表述用語不規范的問題,統一催收行業經營范圍規范用語,提高經營范圍表述用語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建議可以將催收行業經營范圍統一為“代收代繳欠款服務”或“受債權人委托提供信用卡催收服務”等,以突出行業特征,從而提升行業自治規范,促進催收行業陽光化發展。
那么催收行業到底應該如何走向正軌?一方面是行業自律和強制約束,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對惡意逾期的處罰力度,社會才能良性發展。對于催收公司及催收工作人員來說,應對催收過程進行合規監督,嚴格考核;催收人員應強化職業培訓,不斷提升從業素養,設立從業資格考試和職業認證,以此提升催收人員的從業素養,提高催收人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使催收行業能正規化、職業化、合規化的發展。
合理合規進行催收,穩定維護催收行業的發展,做好金融行業的服務外包工作,為金融行業保駕護航。